• 打开微信扫一扫

网站首页 >> 资料中心 >> 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论》第九部分

资料中心

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论》第九部分

第11章 “两个世界”理论与信息科学世界观

 

随着物理学的成熟,一个物质科学的世界观逐渐形成:世界上除了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什么都没有了。信息科学技术模拟人脑,造出可以战胜人类棋手的电脑。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推动我们由“E社会”进入“U社会”。于是,一个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就形成了:宇宙万物都是物质与信息的对立统一。本章在物质与信息关系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两个世界理论”,阐述了信息科学的世界观,进而命名一种“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

 

§11.1  物质与信息的关系:“两个世界”理论

11.1.1  宇宙万物的物质与信息二重性

二重性所涉及的双方是对立的,非此即彼;但是它们的区别不是永恒的、绝对的,双方可以通过不断地互相依赖(或相互包含)、互相支持(或相互建构)来实现综合。世界万物的物质和信息“二重性”,就是说,世界万物既具有物质特性,又具有信息特性;换言之,它们既是物质的,又是信息的。对它们既可以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一分为二,又可以进行物质与信息的合二为一。

“信息的二重性”。这就是:信息具有非物质的特征,但又它又必须具有物质载体,因而是物质的;信息对于物质载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载体互换、转译中保持不变),但同时对物质载体又有绝对的依赖性。

11.1.2  宇宙万物的空间与时间二重性

1)空间与时间二重性: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特性

世界万物都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个事物的空间特征就是它的静态的结构特征,即它的存在状态。一个事物的时间特性就是它的变化的特征,即它的动态特性或生存过程。关于事物的存在与生存也就是在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的。每一个事物都是静态特征与动态特征的统一,是“存在”和“生存”的统一,都同时表现出空间和时间特性。

2)世界万物的存在状态与生存过程

世界万物都具有状态与过程的二重性,它们都是状态与过程的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按照状态与过程二重性理论,人的生命具有静态的结构与动态的功能两个方面。我们的物质生命的结构和功能是理化的,但是信息生命的结构和功能是非物质的。生物学DNA的结构已经被测定出来,但是它的信息学解读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11.1.3  物质与信息的关系模型:对立统一的“两个世界”

1)模型的分类:实物模型与抽象模型

所谓模型,简单地说,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研究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它是人们在研究某个对象(原型)时创造出的原型的替代物。这种描述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这种替代物可以是实际的物体,也可以是抽象的形式。通过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被研究的对象)的特征、形态、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方法称为模型方法[3]

科学研究的模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类别:物质模型和思想模型,也可以称之为物质模型和信息模型。其中,物质模型主要有天然的和人工的两个类别。

(2)两个世界:物质与信息在状态和过程中联系与作用

我们称物质与信息关系模型(MRMIModel of Relation of Matter and Information)为“双二重性模型”(物质与信息的二重性,状态与过程的二重性),简称为二重模型。在两个世界划分、分割的基础上,通过揭示两个世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就形成了关于两个世界如何对立而又统一的完整理论模型,如图11-1所示。

在图11-1中,椭圆表示整个事物,即系统整体。它可以分为两个子系统:左边的物质子系统和右边的信息子系统。物质子系统的构成是物质实体的;它由物质能所驱动。信息子系统的构成是抽象的,但是信息的载体是物质实体的,与物质子系统直接接触;信息子系统由信息能所驱动,信息能是程序体现出来的逻辑的力量,但是信息能的“载能”是物理学的能量,可以与物质子系统的能量相通。



image.png

11-1 事物的物质子系统和信息子系统的物质接触和能量转换

 

以这种物质与信息、状态与过程的双二重性为基础,物质和信息载体相互接触和物质能与信息能的载能相互连接的关系模型,构成了“两个世界”理论的核心观念。它是支持信息科学世界观的科学依据,就像物理学观念对于物质世界观的科学支持那样。

 

§11.2  古希腊、中世纪、近代以来世界观的演变

 

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世界观主要有三种形式:古希腊世界观、中世纪世界观和近代以来的世界观。考察它们各自发展、演变的历史,分析近代物质科学世界观的缺失和落魄,可以成为信息科学世界观登台亮相的前奏曲。

在一定的意义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回事。在观察现象、解释问题时它是“观点”,而在处理问题、把握进程时它是“方法”。比如,物理学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世界上只有运动着的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于是在研究世界时就根据物质对象的特点,采用直接观察、受控试验、公式表达的方法。至于人类精神现象,它认为可以完全地还原为物质过程。因此,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医院物理设备不能检测到生理变化的所谓“精神问题”不是疾病,而是“思想道德”、“政治立场”等方面的毛病。当然,现在有心理门诊,情况已经有了变化。但是,一个精神病专业的博士生想要顺利地拿到学位,必须在权威期刊和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而那里仍然受着物理主义世界观制导,属于传统生物学的领地,它严格地要求量化实验和公式描述。

世界观是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石。美国思想史家R.塔纳斯在《西方思想史》的序言中说,西方的文化与思想的历史就是“从古希腊人至后现代主义的西方世界观的历史”。他认为,西方主流高等文化中几种重要的世界观是:希腊人的世界观、基督教的世界观、科学革命后的近代世界观。“今天,西方思想似乎正在经历一场划时代的变革,其重要性也许比得上我们文明史上的任何一场。[8]”为着提出和论述一种新的世界观,我们先行考察之前的三种世界观。

 

11.2.1  希腊人世界观的双重遗产

1873年至1883年间,恩格斯拟定了《自然辩证法》的写作提纲,完成了若干篇章和片断,奠定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基础。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被编成《自然辩证法 》一书出版。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索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同样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9]。”

在大约120年之后,一个能与理论自然科学相媲美的理论信息科学开始建立和发展 [10]。在理论信息学研究者探讨后工业社会世界观和时代精神的时候,发现如同恩格斯所说,他们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本文正是把希腊人的观点作为人类文明史中世界观发展与演变的时间坐标的“原点”。

古希腊文化的主流是师生相传、不断发展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确定的思想传统。在一定程度上,西方思想演变的唯一重要的基础、关键立场和出发点是柏拉图的原型观点。所以,才有怀特海的评论:“欧洲哲学传统最可靠的一般特点就是,它是一系列对柏拉图的注释构成的。”[11]

在哥百尼革命以前的2000年间,“哲学”是人类知识体系的统称。关于自然现象的科学知识属于“自然哲学”。牛顿的划时代科学著作的题目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至今的科学学科的博士学位仍然是Ph.D.,哲学博士,即拉丁文的Philosophiae Doctor,英文的Doctor of Philosophy

只是近代科学成熟起来之后,唯科学主义的思潮追求思想上的霸权,才把宗教和哲学说成是靠不住的、不必要的知识。事实上,人类的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即信仰、思辩、实证,总是相辅相成的。牛顿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一位深邃的哲学家,更是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中的“主义”,显然不是实证的,它有思辩的成分,但主要是一种信仰。物质科学给社会带来丰厚的物质生存条件,但是它并不肯定带来幸福和长寿,更不保证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

科学主张无神论,但它并不一概反对信仰,更不反对思辩。信仰至少有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之分。英国科学史家W.C.丹皮尔的一本著作在1929年译成中文后,至今印行了几十版,题目就是《科学的历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12]R.塔纳斯在《西方思想史》中追述三种世界观的发展时,“重点就放在哲学、宗教和科学三者如何相互影响”。无视哲学,排斥宗教,是有害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近代物质科学的发展是从继承和修正亚里士多德哲学体系开始的。当代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也可以通过对柏拉图哲学的继承而受到启迪,从对它的修正开始起步。破字当头,立在其中。

通常所理解的柏拉图哲学,以其主要学说,即主张存在原型的相(Ideas)或型(Forms)为中心。这一主张要求对“实在”的态度与我们通常的态度有部分不同,不过,这是一种含义深刻的不同。这些型乃原初的,是“唯实论”意义上的存在,而传统实在的各种可见物体乃这些型的直接派生物。柏拉图的型,并非人脑通过对某一种类的若干个别事物进行概括而创造出来的概念的抽象名称,所谓“唯名论”的存在。恰恰相反,这些型不仅拥有存在的一种特性,即某种程度的实在,而且这种存在高于具体世界的存在。于是,原型构成了世界,而且还超越世界。它们在时光中显现自己,然而,又是永恒的。它们构成了各种事物隐藏的本质。(比如,依照图纸生产出大批量的自行车,纸上的自行车构成了它们的结构、功能和性能。)

柏拉图说,被感知为世界上某一物体的东西,最好能理解为是一种更基本的相,即把自己特殊的结构和形态赋予该物体的一种原型的一个具体表现。某个东西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全是由于体现在其中的相的缘故。比如,它含有美的原型的时候才是“美”的。还有,所有的人都分有“人性”, 所有的善行都分有“善”,所有白色的石头都分有“白”,等等。它们是无形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而且对它的许多实例来说也是超验(超越于经验,或在经验之外)的。某一事物可以不复存在,但这个别事物所体现的那种普遍性质却不会如此。那种普遍性质是出自这个别事物的一种独立的实体;由于它是恒定不变的,永远不会消逝,所以在它的实在中具有较高的位置。(比如,奔驰车厂总工程师头脑中创拟出的新款车型,比已有的汽车和即将产出的汽车,都重要得多。)

正如作为讲道德的行为者,需要正义的相和善的相来妥善处理自己的生活一样,作为科学家,需要别的绝对的相来来理解世界,需要别的共相来统一混乱、不断地变化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使它们容易被人理解。哲学家的任务包括道德范围和科学范围,所以,相为这两个范围提供了一个基础。各种原型与其说是呈现在人的外部(感官)知觉面前,不如说是呈现在人的内部(心理)知觉面前(之中)。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觉察到的东西,实际上是更原始的本质的结晶体,而更原始的本质只有凭借敏捷的、有直觉能力的头脑才能予以理解。所以,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任务是:通过个别到全体,透过现象到本质。(欧几里德揭示了相的世界中诸多元素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他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或正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如果只有双眼而没有智慧,就只能见到马,而不能见到“马性”。感官不会体验到绝对的相等,完全的圆,真正的直,但是智力可以在感觉之外领悟到“相等”、“圆”和“直线”。柏拉图认为,相的范例乃数学。对物质世界的安排是依照数学上“数”的相和“形”的相来进行的。这些相是看不见的,凭借智力才能领悟。圆、三角和数不是人的头脑强加给各种自然现象的,相反,它们乃是超自然的、超经验的存在物,既不依赖于变动的各种现象,也不依赖于觉察它们的人的头脑,而是独立存在的。在数学方面对大脑进行训练,对从事哲学事业是绝对必须的,因此,按照传统,在他建立的学园大门的上方刻有这样几个字:“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这同波普尔的“世界3”表述的术语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

各种现象是不断变化的。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总是处在不断地诞生和消亡之中。这一世界不存在什么东西,因为一切事物始终处于成为别样事物的状态中。(小朋友“张三”逐渐地变成大朋友张三,老朋友张三,以及为他开过追悼会的张三。在任一时刻,张三既是原来的张三,又是另一个张三。否则,一个学雷峰的张三就不会成为抢银行的张三了。)但是,一个事物的确享有真正的存在,这就是相。相是唯一稳定的实在,潜存于不断变化的各种现象之中。(张三就是张三,不是李四。)为了区别这种“变化”和“永恒”,必须区别“存在”和“生成”。柏拉图世界之所以有活力,只是因为,整个能感知的实在处于一个不断生成和消亡的状态中,而真正的存在所处的相的世界,就其本身而言,是不变的、永恒的。欧几里德几何学的活力,正是来自这种永恒的实在性:过两点连接一条直线,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等等。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数学家,就是因为他们学习、研究、生活在一个相的世界中,坚信相的世界中有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性,自觉地接受和发扬柏拉图传统。

柏拉图所使用的“idea”(相),在古希腊语中表示形式、模式、本质属性,即某事的性质。他的用法显然不同于我们当代的用法。在当代通常的理解中,“idea”(思想)乃个人头脑中独有的主观的思维产物。相比之下,柏拉图是指不仅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而且还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某种东西。柏拉图的相是客观的。(如同波普尔所说知识的“客观性”。)它们并不取决于人的思想,而是完全凭本身的能力存在。(比如,非欧几里德几何学观念和体系有它自己的逻辑力量,能在三、五个顶尖级科学家头脑中同时出现,而且能够经受得住压迫和打击。)可以说,柏拉图的相不仅是人类的一个观念,而且还是这宇宙的观念,即一个在人的感官外部以具体的、可触知的形式,或者在内部作为人头脑中的一个概念来表达自己意思的理想实体。所以,相既是一种本体论(关于存在的理论)的基本成分,又是一种认识论(关于知识的理论)的基本成分。

概括地说,根据柏拉图的观点,存在的基础乃各种原型的相,它们构成一切有形体的东西的无形基质。世界的真实结构不是靠感官来揭示,而是靠智力来揭示;处于最佳状态的智力有机会直接接近支配实在的相。一切知识均以相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原型王国决不是具体世界的一个不真实的抽象名称或一个假想的隐喻,相反,在这里被认为是实在的真正基础,它决定了实在的秩序,使实在是可以认识的。

在柏拉图的理论中,没有强调人类精神、大脑的作用,他的二元论是直接把“实在”一分为二:变动的物质世界和永恒的相的世界。(与物质的存在和非物质的存在的表述等价。)相可以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也可以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这与波普尔所说相对独立的“世界3”,和我们将要说到与物质世界并立的信息世界,意思相近。)

如果我们从基因传承的角度观察,生物个体以其短暂的生命“接力”实现DNA的永生。人类的社会文化靠着大脑的“接力”实现MEME的发达与繁荣。初看起来,文化的承载、复制与增生好像只是人脑意识的功能;但自从有了文字,它实质上是整个社会实体对文化的复制与再生产。人脑是生物制品,更是社会产品。就像用双手生产出的物质产品能够脱离我们的手而独立存在那样,用大脑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也能够脱离人脑而独立存在。所以,柏拉图在80年(公元前427—347年)生命历程中的精神产品,才可能至今仍然是人类思想的源泉和创造的动力。

柏拉图思想充分地体现了希腊理性主义和希腊宗教的独特结合,它对西方思想演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为过。但是,这种希腊古典遗产是一种双重遗产,因为希腊思想还创立了截然不同的假设与趋势。它的原则是:真正的人类知识,只有靠严格地运用人类理性与经验观察才能获得;自然现象的种种原因乃客观的、物质的,应该到看得见的物质领域去寻找;所有神话中的成分和超自然的成分,应该作为拟人的投射,排除在各种因果性解释之外;等等。

但是,希腊世界观的双重遗产却又有着共同的立场,有某种相似之处。它们相互补充,部分对立。它们在令人紧张的对比中起作用。它们既是不稳定的,又是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它们在苏格拉底身上得到范式体现,在柏拉图对话中得到对位性生动表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得到光辉的、有重大影响的妥协。

 

11.2.2  基督教的世界观

基督教兴起的源头是希伯来人的宗教传统。在古代近东,出现了信奉一神论宗教的特定民族,它摆脱了更早时候的崇拜诸多自然神论的背景。他们把神学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希伯来人相信,唯一的绝对的上帝既作为世界的创造者,作为历史的主宰,又作为人类的救世主,高于且超越于其他一切存在物。信赖上帝、承认上帝是世界的最高权威、帮助上帝去实现自己的意图,就可以把和平、公正和幸福带到人间。天国将被建立,正直的人将得到提升,邪恶的人将受到惩罚。在经过若干世纪的悲痛和失败之后,一个救世主式的人物将会出现,由于他的神力,历史本身将找到其胜利的终点。

公元20--30年间,年轻的犹太人,拿撒勒的宗教领导耶稣,在位于罗马帝国边缘的加利利和犹太的一些偏僻地区,生活与讲道。同苏格拉底一样,耶稣没有为子孙后代留下什么著述。他在犹太宗教传统和文化氛围内,宣传天国即将来临,要求众人悔改。他认为,这一正在出现的天国已存在于他自己的言行中。由于这些主张,公元30年前后,他被罗马派驻耶路撒冷的总督判处死刑。他那些激进的宗教预言,为一批人数不多却受到热情鼓动的犹太信徒所信奉。这些信徒们相信,耶稣被钉死于十字架后,又复活升天了,荣耀地与上帝团聚,显示自己为基督(“救世主”),即世界的统治者和拯救者。耶稣的激情和死亡已引出世界的救赎和一个新的永世的诞生。耶稣的死而复活和与上帝的团聚,使基督徒们看到人类未来的死而复活和与上帝团聚的希望。

犹太人宗教信仰的实质,取决于一种强烈的企盼,即企盼上帝会通过戏剧性的转变人类历史,来积极地重建自己对世界的统治权;到耶稣的那个时候,主要企盼的是一个肉身救星的出现。血统上的犹太人、公民身份的罗马人、文化上的希腊人保罗,曾认为基督教对犹太人的正统信仰有巨大的危险,必须进一步遏制。公元35年,保罗在由塔尔苏斯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在梦幻中见到复活的耶稣,遂转而信奉耶稣为基督,由最强有力的反对者,成为该信仰的杰出的传教士和做奠基性工作的神学家。保罗神学理论的实质在于,他相信耶稣不是普通常人,而是基督,即上帝的永世的儿子。基督化身为男人耶稣,来拯救人类,使历史得到可称颂的结局。在保罗的领导下,这个小规模的宗教运动迅速蔓延到帝国的其他地区,小亚细亚、埃及、希腊、罗马本地,并开始将自己发展成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即相信耶稣为基督的基督教。

在经受了罗马政府的断断续续的若干时期的严酷迫害之后,基督教逐渐地作为胜利者崛起。它以惊人的速度从极小的加利利核心地带传播开来,最终囊括整个西方世界。到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罗马帝国法定的国家宗教。在古典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之间的“中世纪”一千年间,基督教会成了将西方与古典文明统一起来,并保持与古典文明的联系的这样一种社会公共机构。先是在一些修道院,后来又在大学里,完善古典文化遗产的努力,造就了公元5世纪初奥古斯丁的作品,《上帝之城》。在这种种族成分、政治成分、宗教成分和哲学成分的复杂的融合中,逐渐产生了西方基督教世界共有的一种全面的世界观。

R.塔纳斯在《西方思想史》中说,“基督教已在西方文化存在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主宰西方文化,不仅承受西方文化其主要的精神冲击达两千年之久,而且还通过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来继续充分地影响西方文化中哲学与科学的发展。”

那么,基督教世界观和柏拉图世界观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呢?我们大致能从两个方面看到。其一,柏拉图哲学本身就有着神学的渊源,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具有浓烈的宗教情绪;在一定意义上,他的理想国就是地上的“天国”,他的哲学王就是道成肉身的救世主。其二,属于知识阶层的基督徒们,觉察到将希腊哲学与自己的宗教信仰结合起来的需要;古代与中世纪的思想路线倾向于按照类型、象征和共相来考虑,于是柏拉图理论为理解基督教信念系统提供了哲学上最为先进和复杂的逻辑框架。

尽管柏拉图的哲学专心致力于辩证法的精确和思想的缜密,但其本身却为一种宗教浪漫主义所渗透,这种浪漫主义不仅影响了柏拉图哲学的本体论的范畴,而且影响了其认识论的策略。柏拉图学园作为一个教育团体,它既是一所大学,又是一个隐修院。它既包含形而上学的范围,又包含精神的范围。作为对他一生中在雅典经历的各种政治危机、道德危机和思想危机的反映,柏拉图哲学具有一种特别的二元论的价值观:哲学家高于普通人,心和灵魂高于物质,先于经验存在的理想的型高于现象世界,绝对的东西高于相对的东西,死后的精神生活高于眼前的物质生活。

根据柏拉图对苏格拉底最后数小时的描述,似乎苏格拉底对超越物质存在的原型意识的这种状态,评价极高,所以在饮下毒芹汁、迎接死亡的到来时,他表现出镇静,甚至渴望。他宣称,当灵魂终于能返回其不朽状态、沐浴在荣耀中时,他已终生都在期待和拥抱死亡这一片刻。对相信永恒事物的实在性这一点如此热情地加以肯定,加之那些对话中又时常提及神话和宗教神秘事物,表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自己可能与希腊的一些神秘宗教有着密切关系。按照柏拉图的看法,不仅神圣能够在传统的希腊公共宗教中存在那样,而且经由哲学之路,人类精神也能认识到其自身神圣的不朽。这种看法,使柏拉图离开了早先已在终有一死的人们和永恒的诸神之间确立种种较严格的界限的荷马传统,并使他在一定程度上同一些神秘宗教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交往。在神秘宗教中,入会仪式带来了关于不朽的一种启示,而对毕达哥拉斯学派来说,哲学本身则提供了通往神秘的精神启示和为神所同化的最佳途径。

在柏拉图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中,一批又一批哲学家发展了柏拉图思想,创立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13]。他们将一种更为明显的神秘主义成分融入柏拉图哲学,于是希腊理性哲学到达了终点,并逐渐演变成另一种更彻底的宗教精神,一种超理性的神秘主义。

另一方面,作为基督徒的知识分子觉察到:实现希腊哲学传统和基督教信仰的结合,既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给基督教的奥秘带来表达得清楚有力的形而上学见解,也是为了帮助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理解基督教的奥秘。

耶稣和保罗的同时代人,较为年长的希腊化犹太哲学家斐洛,是希腊文化与犹太教结合起来的创始人。随后,对它们的融合起促进作用的是早期基督教会的大神学家——先是查士丁(殉教士),然后是工作做得更充分的亚历山大的克雷芒和奥利金,最后是做出极重要贡献的奥古斯丁。

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理这时在基督教背景中求得了佐证,并找到了新的含义。比如:永恒之完美的一种超验的实在的存在;神智在宇宙中的最高权威;精神的东西之重于物质的东西;苏格拉底对“灵魂趋向”的注重;灵魂的不朽与高度的道德上的责任;灵魂在死亡之后对上帝的公正的体验;一丝不苟的自察的重要;在为善与真服务的过程中对激情和欲望加以控制的告诫;情愿遭受不公正行为而不作出不公正行为的道德原则;相信死亡是对更丰富的生活的一种过渡的信念;分有神圣的原型的概念;等等。

基督教的道德教义,给社会带来一种新的观念。它认为,整个人类生活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家庭具有精神价值;在精神上,自我牺牲胜过自我满足;超凡脱俗的神圣胜过追逐名利的野心;温和与宽恕胜过暴力与惩罚;反对谋杀、自杀、溺婴、残杀犯人、侮辱奴隶、淫乱与卖淫、血淋淋的竞技场场面;等等。

基督教世界观中有一种神秘的、本体论上的二元论。在保罗时期,它是现实世界和即将到来的天国之间、上帝的全能和人类的无助之间的二元论。到接近公元一世纪末,《约翰福音》中的某些成分,使那种二元论得到了增强,并赋予了一种不同的意义。关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的划分,适用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的一种二元论,而这种二元论使基督教的超验的王国和受制于撒旦的世界之间的区分具体化,并加强了这种区分。一切善来自上帝,来自精神,而一切恶皆源于人类自身罪恶的本性,源于肉体。人的灵魂处在与自身生物性的基本本能的直接冲突之中,并因为肉体之乐和物质世界潜在的诱骗而受到损害。在基督教中,鼓励一种视肉体为灵魂之牢笼的观点。人的有形之躯时常作为魔鬼的居所和罪孽的起因而受到谴责。

人类历史体现了上帝的道德目标。历史注定是在善与恶的战争之中,即精神上蒙上帝挑选者和大多数罚入地狱的灵魂之纷争的演变。在上演这出戏时,上帝的动机往往是隐秘的,但归根结底是公正的。因为无论一个人在今世遇上怎样明显的成功或失败,与那个人的灵魂所已获得的永恒的命运比较起来,这些成就或失败算不了什么。世俗历史的详情和成就,就其本身而言,是重要的。个体精神对上帝的探求乃首要的,而历史和尘世只不过是上演这出戏的舞台。从今世逃往来世,从自我逃往上帝,从肉体逃往精神,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最遥远的目标和方向。

 

11.2.3  现代的世界观

到中世纪全盛时期的末期,一种新的世界观表现在基督教母体内部的每一个方面,哲学的、心理的、宗教的、科学的、政治的、艺术的,等等。欧洲文化的孕育不再是旧的结构所能包容的了。西方的长达千年的成熟终于产生了现代世界的一系列文化的大变动。现代世界观乃是各种事件、观念和人物因缘际会的产物。现代思想的诞生过程是一个相互重叠、相互交织的文化时期,亦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科学革命的时期。

文艺复兴字面上的意思是“再生”,指发生在15世纪和16世纪的古希腊学术的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初在意大利开始于一种艺术家的运动。中世纪的艺术成为讲述圣经故事和教义理论的工具,试图唤起关于来世的精神品质。随着文艺复兴,人类在今世的生命拥有了直接的价值,拥有了激动人心的存在意义,西方人实际上重新获得了生命。正是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充满活力的文化源头,诞生了一种全新的与众不同的西方人格。其特点是个人主义、世俗化、强调意志、兴趣和动机的多元化、富于创造性的发明、乐于拒斥对人类行为的种种传统限制,这种精神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欧洲,形成西方现代性格的基本轮廓[14]

只有当文艺复兴的个人主义精神进入神学领域以及基督教会的信仰层面,欧洲才爆发了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当德国神父马丁路德把一份抗议书钉在了维腾堡大教堂的门上时,他就宣布了新教宗教改革的开始。路德所代表的宗教改革家认为,教会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了它的理想,其等级制度显然太过腐化,其教义传统也与最初的启示相距甚远;要从内部改革这个堕落的结构已毫无疑义,在神学上也大谬不然。路德的反抗犹如星星之火,在整个16世纪引发了一系列的文化反响,迅速地扩张成为一场国际动乱。罗马天主教会被推翻。一个“新教”的基督教教会团体由此诞生,最终与当时仍然大致自成一体的基督教世界观彻底决裂。

科学革命作为对文艺复兴的最后表现,对现代世界观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波兰出生、在意大利接受教育的哥白尼恰好处在文艺复兴的巅峰时期。尽管他的主要观点不能够被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欧洲人所接受,但是哥白尼的洞见导致并象征着现代世界观与古代和中世纪世界观的重大根本性决裂。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宇宙观与人们司空见惯的经验常识完全一致,所以成为近两千年的思想传统。自从经院派把希腊传统赋予宗教意义之后,基督教世界观就与亚里士多德宇宙观密不可分了:天地本质上两相分别,天堂、地狱和炼狱的宇宙结构,做圆周运动的行星有众天使围绕,上帝的宝座高高在上,在属灵的天堂和属肉的地球之间演绎着人类生命的道德戏剧。哥白尼学说使得所有这一切破坏殆尽!到牛顿把天上的和地球上的力学所有已知现象统一在一套完整的物理学定律之下的时候,现代科学世界观就形成了。

在概括现代世界观的时候,R.塔纳斯提出了它的8个主要原则。

中世纪基督教的宇宙,不仅为具有人格的、无所不能的上帝所创造,而且一直是在上帝的统治之下;与此不同,现代的宇宙是不具人格的现象,受有规律的自然法则的支配,而且只有通过物理和数学的术语才能够认识。

基督教的二元论强调精神的、超然地凌驾于物质的、具体的之上,现在则大多颠倒了过来,物质世界成为人类活动重要关注的中心。

科学取代宗教成为最为突出的理智的权威,成为文明的世界观的定义者、审判者和护卫者。

与古典的希腊思想相比较,现代的宇宙有了内在的秩序,不过它不是源自人类心灵可以直接分享的宇宙智慧的一种秩序,而是依靠人类心灵自身的聪明才智,根据自然的物质构成形式从经验上推导出来的一种秩序。

与希腊人多少强调的相互促进的认知方式的多样性截然不同,如今现代宇宙的秩序原则上只要凭借人类的理性和经验的能力就可以认识了,而人类本性的其他方面——感情的、审美的、伦理的、意志的、相关的、想象的、顿时领悟的——对于世界的客观认识,一般都被看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者是歪曲的。

⑥ 古典时代的宇宙论是以地球为中心的、有限的、等级体系的,具有环绕的天,环绕的天是超然的、原型的力所在的场所,这种力规定和支配了人类按照天体的运动的生存;中世纪的宇宙论维持了这种相同的总结构,按照基督教的符号象征对此重新作了解释;而现代的宇宙论则置作为行星的地球于不确定的无限的空间,完全排除了天与地的两分。

⑦ 随着进化论与其在其他领域里的大量成果的整合,现在人们认识到,人类的本质与起源以及自然的变迁的起因完全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并且是从经验上观察得出的变化过程。

⑧ 与中世纪的基督教的世界观截然不同,在现代,人的自主——思想的、心理的、精神的——得到了完全的肯定,而与此同时则是任何会阻碍人的天赋权利以及生存的自由意志和个人的自我表现的可能性的宗教信仰或制度结构越来越受到贬低[15]

 

11.2.4  科学与人文:两个世界的分裂与对立

1959年,英国学者C.P.斯诺明确地提出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问题[16]。但是,两种文化的分裂与对立却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在本文3.1节中,我们介绍了希腊人世界观的双重遗产。随后,简要地描述了基督教世界观和现代世界观。这样的叙述,容易让读者误解:现代世界观是完全站在基督教的对立面成长起来的,与1000多年前的希腊传统也不会有什么关系。人们通常认为,现代科学是无神论的;它的开端和兴起一般被追溯到16和17世纪,追溯到培根、哥白尼、牛顿等等。事实上,恰恰相反。现代世界观正是在基督教世界观的母体中孕育出来,其体内流淌着希腊世界观的血液。

我们通过一个类比,来大致地想象这段历史。从表面上看,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方式与物理系统大相径庭,与人们的思维活动也没什么关系。但是,正是物理学的微电子学孕育了它,而在计算机系统中流淌着人类思维逻辑(布尔代数)的血液。1854年诞生的布尔代数是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布尔(1815——1864)而命名的。因为它没有物理学的背景,在布尔代数提出后80 多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应用。直到 1938 年,香农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指出用布尔代数来实现开关电路,才使得布尔代数成为数字电路的基础。8年以后,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问世。

人类世界观从一开始就是分裂的,只不过没有像中世纪和现代那样的尖锐对立而已。在古希腊存在着许多具有广泛分歧的思想潮流,但是只有两、三个具有特殊的相关性。我们前面曾经重点介绍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主流传统。简要地说,柏拉图传统认为,最终的实在不是我们平常在周围所见到的那种实在,因为最终实在是不变的,而物质领域的东西是偶然、多变和暂时的;实在的基本要素是由非物质性(immaterial)的东西组成的,比如数字、数学对象、形式、本质等;这个非物质的实在具有一个特殊的类型结构(原型),支配着其他真实存在的东西。在本文3.2节中,我们说明了,它是基督教世界观的一个主要的源头。

希腊古典遗产的另一个方面具有不同的假设与趋势,有时被称之为爱奥尼亚传统,它构成现代世界观的重要源头。其代表人物是阿拉克西曼德(Anaximander)和阿拉克西米尼(Anaximenes)。爱奥尼亚的思想家们根据物质原则和过程来寻求对于实在的解释,而不是求助于抽象的、非物质性因素,或者其他类似的东西。他们试图以物理的、经验的范畴来所解释经验到的物理事件及自然界的规律性,比如经常被观察到的物质(土、气、火、水),经常被观察到的过程(漂浮、坠落),经常被观察到的属性(热、冷、湿、干)。爱奥尼亚人拒绝接受仅有非物质性领域才是真实(Real)的存在和地位的观点,认为普通的物理现象是真正实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感觉给我们提供了进入物质性领域的途径,感觉经验和观察就提供了关于实在(即物质性领域的实在)的真实信息和片段性真理。

另外一些希腊思想家走得更远,比如像留基波(Leucippus)和德谟克利特这样的原子论者,他们宣称唯一存在的实在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子组成的。原子论者后来被认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一切事物都仅仅是由运动中的物质微粒组成的。被人们当作运动源泉的灵魂和心灵,实际上是精细的球形原子,“因为球形是最易于运动的形状”。尽管这不尽准确,原子论者的确认为,最终支配实在的基本原则不是心灵的映射、理性或者理智。

非常宽泛地说,我们在古希腊思想家这里所看到的,事实上是以一种可确认的形式一直持续到现代的两股思潮的开端——一个把注意力集中在高度抽象的理性,并认为它是理解非物质和观念性实在的关键;另一个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觉经验和经验性概念,并认为它们是理解物质性和可观察实在的关键。因此,柏拉图传统提升理性,否认经验性观察在研究实在的过程当中起任何实质性的作用,甚至否认物质性领域自身完全的实在性。而爱奥尼亚传统,在其极端的形式中,只承认物质性领域的存在,甚至否认宇宙中存在任何可以被心灵所理解的深层理性结构。

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基督教世界观主要继承了柏拉图传统,拒绝爱奥尼亚传统;而现代世界观则反过来,主要继承了爱奥尼亚传统,而拒绝柏拉图传统。它们两者几乎走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极端。当代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实际上是对这两种思想传统的有机整合。信息世界观主张:物质和信息(包括精神现象,生命信息中一个最高级、最复杂的类别)是宇宙万物的两个侧面,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既然现代世界观和基督教世界观具有极大的不同,为什么又说在基督教世界观的母体中孕育了现代世界观呢?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在柏拉图传统中有爱奥尼亚传统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亚里士多德哲学当中。首先,柏拉图本人并不否认物质现象的实在,他的主张只是:物质常变,原型永存;某物正在变成他物,但是该物的原型却是永恒的。他并没有做后来物理主义者相反的工作,把物质的现象还原为精神现象,完全用人类意识的术语来说明。他的相的范例乃是数学。数学的对象和数学的理论当然是独立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东西,无论我们文明还是野蛮,无论我们说中文还讲英语,它都是那样。其次,在认识论上,要求哲学与科学的研究者,通过个别认识全体,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再次,在价值论上,他主张数学这类非物质的实在比物质的实在更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中,我们甚至要一般地说,信息比物质更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在追随柏拉图20年之后,试图在柏拉图思想的基础上,把古希腊的两股传统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和谐体。为此,他修改了老师的学说。一方面,他保留了柏拉图传统的理性结构;另一方面,他把这个秩序的定位和注意力的焦点转移到爱奥尼亚人的物质世界。于是,理智在知识的获取及其内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身体的器官和观察可以为知识提供基础。如果说奥古斯丁赋予了柏拉图思想以宗教的意义,那么阿奎那则赋予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以宗教的意义,使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并行不悖,为科学革命准备了必要条件。

第二个原因,在基督教的地位改变之后,教会开始倡导一种有着惊人的广度、深度和严密性的学问与教育的传统。在基督教较早的时候,教会需要对异教文化或多或少地严加排斥,以便加强自身、彰显自身。在它大为变样时,天主教会对世俗学问和异教智慧的态度起了根本的变化。在圣维克托的奥古士丁隐修院,于格提出了根本性的教育观点:着重于物质世界的实在性的世俗学问,构成高级的宗教冥想的必要基础。这种教育观念成为欧洲诸大学发展的基础。大约于1170年创建的巴黎大学处在卓越的地位。1215年,巴黎大学接到了一份书面特许状,从国王和教皇那里得到了建立自己社区的权利,成为专门追求知识的相对自治的文化中心,显示出欧洲文明的新特点。在西方思想骚动的中心,巴黎大学,阿奎那担任着关键性的教学工作。在他比较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一种世界观,使西方思想绕其轴心朝一个新的方向转变,而现代思想则将成为这一新方向的继承者和受托者。

科学摧毁了神学的根基。但是,科学革命的先驱者基本上都是宗教信徒,比如哥白尼、波义耳、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等。就是到了现代、当代,有大爆炸理论解释宇宙的起源,信仰宗教的科学家也并不少见。为什么会是这样?在无神论者看来,上帝(耶和华)六天创世说完全是胡扯。其实,除了基督教的创世说之外,还有埃及的太阳神“拉”开天辟地说,中国的盘古开天辟地说,巴比伦大神马尔都克之子创世说,以及古希腊关于宇宙生成的说法[17],等等。关于自然的神话是宗教的来源和最早的形式。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全面记录,以一种浪漫的想象来表达他们的理性探索:世界和人生的起源及归宿,人类自身的存在及其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等等。一神或多神,只是一种信仰的对象。我们崇拜一种伟大的神灵,或者信奉某种高尚的“主义”,在思维形式上是一样的。宗教式的信仰、哲学式的思辩、科学式的实证,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缺一不可的思维方式。

 

§11.3 信息科学世界观

 

物质与信息对立统一的关系模型构成了信息科学世界观(简称“信息世界观”)的科学基础。信息世界观与物质科学的世界观(简称“物质世界观”)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物质世界观是一点论的,信息世界观则主张两点论,或者说“二重性”,它既有物质与信息的二重性,又有空间与时间的二重性。

 

11.3.1  世界观与“科学世界观”

在本文的第三章,我们没有定义“世界观”,而在它的字面意义或常识的意义上使用了它。在中文、英文、法文、德文、以及俄文中,“世界观”都是由“世界”和“观点”、“观察”等两部分组合起来的名词,其直接的、字面的意义都是对世界的观点、观察、直观、注视等等。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汉语词典》说,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也叫宇宙观。”2000年英文版《韦伯新世界词典》说:“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全面的(特别是个人的)观点。”(Worldview: a comprehensive, esp. personal, philosophy of the world and of human life.

通常,人们认为,世界观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对象。宗教学中的世界观只是一种信仰,没有逻辑的思辩性,更谈不上科学性。自然科学是人们用观察、实验、量化等方法研究世界,好象它应当有它自己的世界观,实际上也确有“科学世界观”的说法。但是,科学乃“分科之学”,不同的科学学科,以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在不同的层次上研究世界,所形成的关于世界的知识都是局部的、层次性的,并没有系统的关于整个世界的观点和“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换言之,作为某种观念体系的“世界观”,并不在自然科学知识体系的范围以内。

据曹润生、张澍军考察,在哲学领域中,有三种“科学世界观”概念:① 为各门科学奠基的科学世界观;② 以各门科学为基础的科学世界观;③ 在真理的追求上以科学为楷模的科学世界观。他们分别称之为:科学世界观I,科学世界观II和科学世界观III[29]

对于现代人来说,哲学与科学的区别是自明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15世纪末,哲学是包罗万象的知识总汇。由于众多的科学学科相继出现并获得独立的地位,到17世纪前后,包罗万象的哲学完全解体,哲学需要重新审视和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世界观”的概念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并且是以规定哲学的性质、规定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区别为己任的。研究世界观,主要的是研究哲学形式的世界观。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哲学家克劳斯和布尔所编的《哲学词典》说,大约1880年前后,德国哲学家罗曼蒂克首先使用了“世界观”一词。罗曼蒂克所说的“世界观”是指在主观上、在思想上认识世界,以和单纯考察客体的“综合世界图景”相区别。德国的另一位宗教哲学家修拉埃尔马赫尔则把“世界观”理解为“对世界的直观”,而对世界的直观则是宗教的本质,因而他把世界观看做就是宗教。这里应该注意,“观察”和“描述”不同。描述以客体为对象,是对客体的复制。观察则是从主体出发,反映主体的状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罗曼蒂克等人最初就是从主观上观察世界的意义上使用“世界观”概念的。据海德格尔说,甚至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谢林仍然把“科学世界观”等同于哲学世界观,因为“科学在德国唯心论时代首先和真正说来意味着哲学”。这样的“科学世界观”概念让现代人看起来多少有些陌生,但是在哲学用“世界观”概念进行自我理解以来,它是第一种影响广泛的“科学世界观”概念,世界观是为科学奠基的。

科学世界观II认为,科学依赖于一定的世界观前提,但是并不依赖于世界观的科学构成。换言之,所谓奠基,只是奠定哲学之基,而不是科学之基。建立作为世界观的科学是不可能的,很难有真正的“科学世界观I”。与之形成对照,科学世界观II反过来,以各门科学为基础来建立,用石里克的话来说就是:“哲学家只有从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出发才能达到他的世界观。”所以,海德格尔把“科学世界观II”界定为“对自然和历史中事物联系的那种基于科学研究结果的理解”。这就是说,科学世界观应当是把科学的世界图景哲学化(即本体化)的结果,是利用各门科学的知识成果、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而形成的对世界的总体认识,甚至可以说,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总是以非常强的优势决定着科学世界观的性质和面貌。所以,人们在使用“科学世界观II”概念时,又总是首先意指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的世界观,或是干脆就说成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世界观。这种意义的世界观,实质上是科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强势地位在哲学上的反映。本文3.3节讲到的现代世界观就属于这种意义上的“科学世界观”。

“科学世界观II”并不表现为一个特殊的哲学学派,而是若干哲学学派的共同倾向和志趣。它至少具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征:第一,奉行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传统,力求从哲学里清除一切形而上学和先验论的影响;第二,它展示出一个祛魅的世界,即从世界中清除掉所有把自然看作是充满了生命和精灵力量的影响;第三,在思维方式上将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力求获得对世界之客观本质的把握。显然,科学世界观II排斥自然科学之外的人文的世界经验。实际上,我们的世界不仅仅只是一个无机物的死寂的世界,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欣欣向荣的世界,人类文化和科学知识本身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的本来的模样,所以科学世界观II只能是不完整的,即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也就是本章前面所讲到的“现代的世界观”),人本主义者揭竿而起、强烈抗议,有他们充分的理由。

第三种“科学世界观”概念最为流行,也是人们最熟悉的概念,它和“正确世界观”完全是同义语。以这个概念称呼某种世界观,其实就是意指这种世界观的正确性和真理性。如果我们将“科学”当作“正确性”和“真理性”的同义语,就容易理解“唯一科学的世界观”的说法,它等于“唯一正确的世界观”。科学之所以赢得真理性的名声,人们对科学知识真理性的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接受,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科学的本性,对科学认知的目标、原则和方法就有了透彻的了解,而主要在于科学的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哲学的目标是追求真理,哲学家们希望以可靠的方法把哲学建构成为一门具有科学性(即正确性)的学说。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科学世界观III”,无疑就是在真理追求上以自然科学为楷模的世界观。

我们这里讨论当代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同时具有上述三种“科学世界观”的意义,它为信息科学奠基,也以信息科学为基础,还以信息科学为楷模。

 

11.3.2  心理学中的世界观

除了哲学以外,另一个明确地讨论世界观问题的学科是心理学。许多心理学教科书都有关于“个性和个性倾向性”的章节,其中必然地要讨论“世界观”问题[30]。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部分。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其中,需要是个性倾向性乃至整个个性积极性的源泉。世界观居于最高层次,它制约着一个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是人们言论和行动的总动力和总动机。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通常,著作家把信念和世界观放在一起讲解,而且要先讲信念,因为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信念是通过三种方式形成的:① 直接经验,比如自信心来自于自己成功的经验,相信糖是甜的来自于个人对糖的品味等;② 间接经验,比如相信所观看和阅读的材料的可靠性,从书本、报刊、电视、他人的传说等第二手材料获得经验;③ 推论,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为基础可以作出的种种推论。

信念表现为个人确信某种理论、观点或某种事业的正确性和正义性,对它抱有确信无疑的态度,并且力求加以实现。信念不单纯是认识,而且富有深刻的情绪体验。前苏联心理学家B.A.克鲁捷茨基指出:“行为的动机是信念,信念与理想有密切的联系。信念是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某些原理、见解、意见、知识,人们不怀疑它的真理性,认为它们有无可争辩的确凿性,力图在生活中以它们为指针。信念的情绪方面是同对人们的深刻感受联系着的。信念不只是容易明白的、可理解的,而且还是深刻地感受到的、体验到的。”信念的意志、愿望方面就是人的目标和理想。理想是个人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可以是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

信念具有稳定性。信念确立后就有很大的稳定性,比较难以改变。一个人确立了某种信念,只有通过反复实践证实并确认是错误时,才有可能改变。

信念使人的个性稳定而明确,并且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信念是人类具有极大力量的行为动机。历史上无数先知和英雄人物,出于对事业的坚定信念,为他人和社会建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前面曾提到夏明翰烈士在就义前的那首著名诗篇,就表现出信念的无比坚定性。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由于思想太没有拘束,对于当时的雅典人十分敏感而避讳的问题,尤其是对习俗、宗教和政治行为的追问,到雅典与斯巴达战争期间,受到指控和审判。他本来可以选择自动流放,但却出庭自我辩护,因为他确信自己是清白的,确信他对雅典人的教导是有价值的,不仅不该定罪,反而应该奖赏他。被判处死刑后,朋友们劝他越狱逃跑,他坚决不从,因为他相信逃跑就是违抗、伤害雅典人以及他们的法律和程序。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B.A.克鲁捷茨基指出:“如果信念形成为某种系统,它们就变成了人的世界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个人世界观是个人意识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研究个人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过程和规律。有的学者认为,世界观包括四种成分:认知因素、观点因素、信念因素和理想因素。一般地说,认知、观点、信念和理想的相互作用形成世界观,世界观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认知、观点、信念和理想的形成。

认知是世界观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关于自然、社会的知识都是通过认知活动获得的。只有当一个人掌握了丰富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他才可能形成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在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些观点,它表现为人对最重要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人类认识的本质的一定的看法、判断和评价,表明一定的态度,必要时还为捍卫自己的观点而进行斗争。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和一定的观点,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形成一定的理想,并且以巨大的热情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而努力。信念在世界观的结构中处于较高的层次。信念就是坚信自己的认识和观点的正确性,并且以巨大的热情维护它的一种心理倾向。信念是观点的进一步“升华”,信念组成的一定的体系就是世界观。

世界观处于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 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② 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③ 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④ 调节人的行为习惯。许多心理学教材在讨论世界观的同时,还研究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他们是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

 

11.3.3  信息科学的世界观

本报告3.3节所讲到的“现代世界观”和上一节“科学世界观II”中的“科学主义的世界观”是一回事。在实质上,它们是以物理学为主导的物质科学学科群共同刻画的世界图景的本体化。它的经典表述是:在世界上,除了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什么都没有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是对物质世界中不同种类物质对象的静态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研究。靠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技术和工程的力量,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现代自然科学是以物质为中心的科学,现代科学世界观也是以物质为中心概念进行叙述的。在本质上,它就是关于物质世界的世界观,为了叙述上的简捷和方便,我们称之为“物质世界观”。

物理学原理(比如力学的惯性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等)预示一个机械的、趋于热寂与死亡的世界的图景,这与欣欣向荣的生物界和蓬勃发展的人类社会图景形成鲜明的对照。从19世纪中叶到末叶,德国的科学就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并且明显地居于第一位。德国哲学家尼采,深受叔本华和达尔文的影响而又启发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他一方面凭据物质科学的强势,宣布“上帝死了”,另一方面宣布生命与心灵的力量在于“权力意志”(或强力意志,Will to Power)。他把叔本华的“生活意志”变成权力意志,主张权力意志就是强者的权力,就是生命力。在他的眼里,世界处于万类竞长、生生不息的状态,这就证明了能动的生命意志的普遍存在和支配作用。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认为任何价值都是关于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最高价值只是权力意志。尼采的“价值重估”同时也是价值重建,他呼唤“超人”的出现,超人将代表发展的最高水平,即身体、智力和情感力量表达的最高水平。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要先知,尼采的思想火焰在许多方向上闪动,而且在所有被人们视为不可能的地方引燃了导火索。

图灵从一个人按照其“意志”编制计划、执行计算的过程中,抽象出以语言为基础的“符号操作”本质,设计出计算的理论模型,即抽象计算机器,人称“图灵机”。冯.诺伊曼提出了实用的计算模型。他们的计算模型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促成了现代的全球网络,计算机技术与控制技术的结合催生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人们接受和信任了信息科学的思维方式。从此,引出新的观点,世界不仅是物质的,也是信息的;引出了新的原则,不仅物理数学方法有用,逻辑程序的方法也管用;还引出了新的科学的范式,不仅量化的物质学科是科学,程序化的信息学科也是科学。所以,图灵和冯.诺伊曼计算模型从根本上推动着新的信息科学世界观的诞生。作为整个信息科学的世界图景的哲学化,它正在改写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我们简称信息科学世界观为“信息世界观”。

同物质世界观相比,信息世界观有三个显著不同的特征。

第一,它要求重新考虑哲学本体论的问题,承认信息与物质一样是实在的,它们具有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特性。

第二,它要求承认世界上充满了生命和智慧的力量(即信息的能量),其作用优于盲目的物理学力量。

第三,它要求把主体作为客体的一部分加以考虑。个人和社会都更加难得认识自己;而把握自己是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控制和利用环境的前提条件。

同物质世界观相比,信息世界观具有八个主要的原则。

① 物质的宇宙受自然法则和机械规律的支配,其运动方式是盲目的、惰性的,通过物理和数学的术语就能够描述自然的秩序;只有物质对象才是本体论的实在,基本的实在或唯一的实在,非物质的、超越自然的对象因为得不到物质科学的支持而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信息的宇宙以物质对象为“载体”,以物理学能量为“载能”,具有自己特殊的演变和进化法则,其运动方式是目的性的、设计性的,主要通过逻辑和程序的术语来描述;对于处在进化高端的动物和人类,信息是比物质更重要的实在,代表着希望和未来。

② 物质世界观强调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行动与思想、事件与意志、客观与主观的二元对立,并且把人类行动的“现实世界”看成是第一位的、决定性的,物质世界是人类活动关注的中心,思想仅仅是其反映和副产品。信息世界观认为,我们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行动和事件的世界,是战争与政治、商业与工业的世界;另一个是精神、书本、观念和艺术的世界。这两者既是分立的,又是纠缠在一起的。思想是历史的决定因素。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或意向是看不见的力量,时时支配着人们。由思想所创造的世界观念经常象扳道工一样,决定着利益火车头所推动的行动轨道。全部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思想的历史,是思想的集合。人类活动所关注的中心是信息世界,是知识的创造与生产。

③ 自然科学把自己视为唯一的理智的权威,人类文明的世界观的定义者、审判者和护卫者。人类理性和经验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信仰的和思辩的领域被视为个人的、主观的、情感的,是迷信的、落后的、无价值的。自然科学之外,只有软科学、不科学和反科学。信息科学承认自然科学对于物质世界的真理性,利用物质运动的规律和法则,建立起关于非物质实在的理论大厦,就像计算机科技得益于微电子学原理那样;但是信息科学挑战物质科学作为唯一科学的传统地位,不卑不亢地坐上科学“老大”的交椅,重新定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法则,当仁不让地引领科学发展的新潮流。

④ 自然科学认为,它根据自然的物质构成形式从经验上推导出来宇宙的内在秩序,形成对自然的固有规律的客观认识,它以赋予的理性的能力控制自然中的非人格的力量和物质对象,成为人类与世界关系的范式。信息科学认为,自然科学对自然力和物质世界的控制与利用,在创造和满足物质性价值追求方面卓有成效,但是在精神性价值创造方面收效甚微。人类如果不能认识精神领域、信息世界的固有规律,不能够控制人格的力量和心理对象,那么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毁灭,对自己同胞的压迫和剥削,其严酷和残忍的程度,将随着人类工具的“进步”而不断升级:拳脚棍棒→刀枪剑戟→火枪火炮→飞机坦克→导弹→原子弹。

⑤ 自然科学崇尚物理学的认知方式,只要凭借人类的理性和经验的能力就可以认识宇宙的秩序,而关于人类本性的方面——感情的、审美的、伦理的、意志的、相关的、想象的、顿时领悟的——对于世界的客观认识,都被看做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或者是歪曲的。信息科学认为,在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人类的精神解放成为更高的价值追求。自然的世界是盲目的、机械的,其存在和运动的确不随我们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可以用中立的主观去认识客观。但是,对于人类精神世界,主观也是客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着“观察”肉眼看不见的心灵的对象,寻找社会行为背后隐藏的起着定向作用的观念系统,研究者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设身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移情式”的体验、感悟和理解。

⑥ 自然科学说,天体由地球上发现的相同的物质所构成,而且由地球上发现的相同的自然力和机械力的作用而运动,它们确确实实是物质实体,服从机械原理,与人类的存在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信息科学说,在本体论的意义上,物质科学与信息科学所面对的研究“世界”有很大的差异。从通讯理论、计算机科学开始,所研究的就不是一个“预先存在的”(pre-exist)客体世界,而是一个先前并不存在的世界,一个由人们的积极行为所构造或创造的世界。人们在研究中创造,在创造中研究。在物质载体的级别上,因特网服从微电子学的规律,但是在功能的级别上,它直接地适应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需要。人们创造了“因特网”,继而研究它、改进它、完善它。

⑦ 自然科学认为,人类的本质与起源,同大自然的变迁一样,完全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并且从经验上观察就可以看出变化的过程。牛顿学说确立了宇宙的空间方面的新的结构和范围,而达尔文学说则确立了自然的时间方面的新的结构和范围——自然界的极其漫长持续时间及其存在的质变的程度。现代宇宙除了物质实体及其变化,什么也没有了。信息科学认为,人的生物学本质是相同的,与动物相差无几,但是人们具有不同的社会学本质。我们不能用描述人造物那样的方式解释人的本性。刀的本质(结构和用途等)先于它的存在。但是对人而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决定人的本质的存在是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人的选择造就了他自己”。

⑧ 现代自然科学世界观肯定人的自主、人的天赋权力以及生存的自由意志和个人的自我表现,认为知识的效用是更好地让自然服从人类的意志,笃信人类凭借其天赋的理性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将逐渐实现一个以和平、理性思考、物质丰富以及人类驾驭自然为标志的现世理想的时代,奉行人类的自我发展、理性与自然科学最终战胜人类的无知、痛苦和社会罪恶的乐观主义。当代信息科学世界观说,上述天真的唯(自然)科学主义的倾向已经被后现代主义认定是“旧的假设仍然在兴风作浪,以提供人类思想和活动的越来越行不通的、危险的蓝图”。随着新的信息文明和新的信息世界观的出现,将实现一个划时代的转变,产生推动信息社会进步的激动人心的发展轨迹[31]

如湖北大学哲学系乐传新教授所说,物质世界观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规律可以被认识,这种认识是有价值的。相应地,我们可以把信息世界观概括为:世界同时又是信息的,信息是变化与增长的,信息的演变具有规律性,信息规律可以被认识,认识信息规律更有价值。如果我们以物质信息的“双二重性理论模型”为基础观察,就可以看到:信息世界观不像物质世界观那样霸道与排他;信息世界观与物质世界观是互补的,信息科学的世界经验与物质科学的世界经验各得其所;把两种世界观的特征合并,就可以得出整个宇宙的特征。于是,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对立消失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实现了连通。

 

§11.4 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

 

信息主义是比信息世界观更大、更泛的概念。在柏拉图理念主义、中世纪神灵主义和近代物质主义之后,它是第四个最大的“主义”。时代精神可以被看成是文化根源、文化模式、库恩范式、或哲学理论。用信息主义命名当代社会中的时代精神,是对信息世界观的肯定、强化和泛化。我们企望:信息主义比他的前辈们做得更好一些。

 

11.4.1  什么是信息主义

“信息主义”(Informationalism)的术语,最早由加拿大学者戴维••莱昂(David Lyon)和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特(Maunel Castells)在1988年出版的《信息社会:问题与幻想》(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ssues and Illusion)一书中提出来。他们将信息主义与后工业主义视为相似的理论,用来描述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的出现,其特征是从物品转向服务,以及管理和专业职业的崛起、农业和制造业工作的让位,还有绝大多数工作中信息内容的增长[32]

1989年,卡斯特在《信息化城市》中对信息主义做了研究,并且把它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普遍范式。他指出,作为当代社会普遍范式的信息主义,它不仅理所当然地存在,而且由于信息技术在当代新技术革命中的核心地位,使信息主义范式在这一社会中泛化了,融铸在具体的社会系统中。出于这样一种认识,卡斯特把信息主义范式归纳为五个特征,即:信息即是其原料;新技术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任何采用这些新的信息技术的系统或关系集都具有网络化的逻辑;信息主义范式以弹性为基础;特定技术将聚合为高度民主符合的系统。他认为:“信息主义以发展为取向,也即追求知识的积累和信息处理更高层次的复杂度。”他还建构了一个“发展的信息化模式”,认为在当代新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信息化发展,换句话说,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上的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在新的信息化发展方式中,生产力的来源在于产生知识、信息处理与象征沟通的技术[33]。”目前在中国,国家信息化、科学(学科)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已经为公众和学者们广泛地了解和接受。

什么是信息主义?信息主义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理论,也可以看成一种思潮。谢俊贵在《当代信息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中说,信息主义思潮主要包括:中轴转换理论,信息财富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价值转型理论、数字化生存理论与信息主义理论。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不妨说,在广义上把信息主义看成一种思潮,在狭义上把它看成一种理论。如果像肖峰所说信息主义是当代社会的一种“理论范式”,或者如本书所说信息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时代精神,那么我们更应当从广义的视角理解信息主义。

如果我们把古希腊时代的主义称为“理念主义”,把中世纪基督教上帝或多神论的主义称为“神灵主义”,把工业时代的主义称为“物质主义”,那么后工业时代的信息主义是人类文明史上第四个时代精神意义上的“主义”。这样,信息主义可以是有别于工业时代的、专属信息时代的种种“主义”的统称。在实在论的意义上,物质和信息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不可以用“种”+“属差”的方式下定义。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分别以物质世界观和信息世界观为基点的物质主义和信息主义就是两个最大的“主义”。因为,从观念进化的渊源上看,理念主义是信息主义的初级形态的古希腊版本,而神灵主义是信息主义的扭曲和极端的中世纪版本。

当然,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理解信息主义的视角,分别给出不同的定义。田爱景把信息主义作为与物理主义分立(对立)的理论。1999年,她在《新自然观的诞生与传统哲学观念的终结》中把“信息主义”作为关键词。她说:“本文的中心是肯定艾略特的‘唯物主义三原理’的历史地位,批评它的局限性和对新思维方式产生的束缚,同时确立生命世界的热力学,建立信息主义的思维模式。” 后工业时代的信息主义是可以同工业时代的物理主义相抗衡的观念和理论。她指出:“在结束物理主义(Physicalism)的统治地位之后,一个叫做信息主义(Informationalism)的理论必将成为信息社会、生命信息时代中整个科学思维的奠基石[34]。”

2006年,谢俊贵在《当代信息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中指出:“所谓信息主义,是指以崇尚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把知识和信息视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其他个方面发展和变革的基础,把社会的信息化看做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和基本动力的思想观念。”“从西方发达国家看,在当代信息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模式已经成为其发展政策中的主导模式,社会信息化已成为其后工业时代继续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这对中国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6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信息界学术大会”上,李宗荣、金新政、田爱景、刘琼慧发表了题为《工具信息化与观念信息化》的论文(该文被授予大会优秀论文奖)。美国著名计算机厂商SUN公司提出:“网络就是计算机”(The network is the computer)。网络本身就是计算机化的产物,网络化和计算机化可以看成是同义语。“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的提法抓住了信息化的本质和主导。计算机有两种:图灵和冯·诺伊曼的理论计算机和我们日常使用的实际计算机。文章提出,国家信息化应当包括“工具信息化”与“观念信息化”两个方面;要大力开展“信息化观念”的普及和教育,使企业信息化和行业信息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5]

2007年,肖峰在《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中指出:“信息主义是顺应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的重视进而对一般意义上的信息问题的关注而兴起的一种重要思潮,是对流行于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某些具有相似倾向的观点和学说的概括,是以信息为基点来解释社会,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思想或学术倾向。”(它)“主要包括技术-社会层面的信息主义,世界观层面的信息主义和人本学信息主义,它们相互关联,从整体上构成一种信息主义的视界,即一种新的理论范式”。

2008年,肖峰进一步指出:“信息主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信息主义是‘一个描述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的技术范式’,……在这个意义上的‘信息主义’是相对‘工业主义’而言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范畴。广义的信息主义则是‘一种说明世界和人自身的理论范式’,是一批‘家族相似’的哲学观点的统称。可以说,凡是将信息视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或以信息作为观察世界的基点,以信息思维看待现象和分析问题的理论学说,均可视为哲学信息主义[36]。”

 

11.4.2  社会转型:从E社会进入U社会

计算机逻辑模型是以通信和控制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因特网实质上是一个计算机化的国际通信网络。计算机科学技术是整个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和主导,是把社会带入信息时代的火车头。纵观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容易发现:计算模式(Computing Paradigm)已经经历了主机计算和桌面计算两个时代,正在向普适计算的时代转变。PC时代马上就要被UbiComp时代取代了。人类社会正在从“E社会”进入“U社会”。

所谓“普适计算”,英文为Ubiquitous Computing1986年,普适计算的思想最早由已故的前美国施乐公司PARC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Mark Weiser在国际信息产业界提出。19919月,他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 “21世纪的计算机一文,正式地提出了该概念。他认为这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普适计算强调计算和环境融为一体,而计算机本身则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在普适计算环境中,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他曾经预言:普适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PDA(掌上电脑)等的销量将在2003年前后超过代表桌面计算模式的PC,这一点已经得到验证。据IDC对入驻企业、商户或网站服务器群托管的场所)统计,2001年美国和西欧的PC销量已经开始进入平稳期,甚至开始下滑。而在同期,手机、PDA的销量却大幅度攀升,在很多国家,手机的拥有量已经超过PC

普适计算的思想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和接受,许多相关的研究计划纷纷启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热点。推动普适计算研究的力量来自三个方面。第一,学术界:积极开展相关研究。① 以普适计算为背景的研究计划广泛开展。绝大多数美国和欧洲的知名大学和研究所都启动了相关的计划。② 相关学术会议大量召开。目前已经形成了每年召开的两个国际会议系列。③ 学术刊物广泛发行。国际上目前已经发行了两种专门针对普适计算的期刊。第二,政府部门:提供广泛支持。美国的DARPA、NSF、NIST都对普适计算研究提供了资助。在欧洲,由政府部门资助的项目有European Commission下IPTS资助的Ubiquitous Computing in Europe 计划、英国EPSRC资助的Equator计划等。 第三,产业界:热情高涨。IBM、微软、Sun、HP、AT&T、Sony、Accenture等公司纷纷投入巨资开展普适计算方面的研究。比尔·盖茨本人也多次声称:“PC时代仅仅是人类数字时代的摇篮期,未来将出现各种各样的数字和计算设备。”

无所不在的网络,将把人类带入崭新的信息社会。全球对于信息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e到u的演进过程:由“E社会”进入到“U社会”。日本已经成为最早采用ubiquitous一词描述信息化战略并构建无所不在的信息社会的国家。在日本,按照“U理念”建设信息社会最早成为一种国家行为。鉴于“E-Japan战略”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2004年3月,日本总务省召开了“实现Ubiquitous社会政策”恳谈会,5月提出以发展Ubiquitous社会为目标的U-Japan构想,希望在2010年前后建成一个“Anytime, Anywhere, Anything, Anyone”都可以上网的新的信息社会。如果说原先的e计划主要是着眼于技术的话,u计划将会对社会投入更多的关注,把社会问题作为技术发展的导向,从社会的各类应用需求去考虑信息社会的构架。

在普适计算时代,“计算机”不再是计算中心里的高大设备,也不再是桌上的电脑,而是被嵌入到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空间中,变为手持或可穿戴的设备,与各种常用的器具融合在一起。此时,信息空间和物质空间融为一体。这种物质与信息的“合二为一”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物理空间中的物体将与信息空间中的对象相互关联,例如,一张挂在墙上的油画将同时带有一个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指向与这幅油画相关的Web站点;② 我们在操作物理空间的物体时,可以同时透明地改变相关联的信息空间中对象的状态,反之亦然。正如王海涛、宋丽华所说:“通信和计算机的信息空间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空间正在逐渐地融为一体。”[37]这是对物质与信息“两个世界”对立统一理论的最好的“实证”。

 

11.4.3  用“信息主义”命名新的时代精神

(1)时代与时代精神

“时代”首先是区分社会生活的时间范畴,除了指个人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如少年时代、青年时代)以外,用来确定社会生活的不同阶段,比如奴隶制时代、封建时代、资本主义时代,“五四时代”、“文革时代”等。时代概念也可以和空间范畴相联系,比如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政治时代(如冷战时代、对话时代),经济时代(如游牧时代、太平洋取代大西洋时代),科技时代(如太空时代、计算机时代),等等。

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是要努力了解、把握和认识时代的本质、时代的潮流、时代的趋势、时代的问题、时代的精神等等。每一个时代的先知,总是超前地认识并指出新时代的特征和本质,他们在新时代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初露端倪时就能够把握它,并以此预见时代前进的方向。

那么,一个时代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据罗永忠考查,关于时代精神的观点主要有四种:第一,时代精神是一切文化的根源(文化根源说);第二,时代精神是一定时期或地域的文化思想习惯或思想模式(文化模式说);第三,时代精神是一种库恩范式(库恩范式说);第四,时代精神是某种哲学理论(哲学理论说)[38]。下面分别简述之。

“文化根源说”的观点由黑格尔提出。他认为,“政治史、国家的法制、艺术、宗教对于哲学的关系,并不在于它们是哲学的原因,也不在于相反的哲学是它们的根据,毋宁应该这样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根源——时代精神。”在他看来,时代精神是一切文化的根源,并且时代精神对一切文化所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他首先注意到了,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除了受哲学的影响,还有另一种因素在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时代精神。

“文化模式说”由心理学家波琳和舒尔茨先后提出,开创了用时代精神来解释科学发展特别是心理学发展的先河。它实现了对文化根源说的超越,不是从文化的外部而是从文化的内部寻找科学发展的根本原因,促进了对时代精神的研究。波琳说,科学的“发现和发展所以能为人们所接受,还要受当时、当地文化的思想习惯的限制,也就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限制。”舒尔茨说,“甚至最伟大的思想(或者特别伟大的思想)往往受到ZEITGEIST——时代精神、时代思潮或文化气氛的约束。”

“库恩范式说”由心理学史专家柏瑞南(L.F.Brennan)1982年在《心理学的历史和系统》一书中提出。他认为,时代精神的一种形式就是库恩范式,是科学家共同体成员共有的信仰、价值标准、解题技巧的总汇。这种信念和约定对信息科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文化模式说相比,库恩范式说的可取之处在于,它对波琳和舒尔茨的“文化思想习惯”和“文化思想模式”的泛文化倾向做了一种限定,而物质科学范式和信息科学范式的发展的确先后在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

“哲学理论说”由马克思提出。他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39]”。时代精神是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在社会心理、群众情绪及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体现[40]”。它以整体性和普遍性的形式综合地表现了人们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思想体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罗永忠撰文认为,“时代精神是一定领域、时期的社会需要、价值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形成的思想文化潮流。”他认为时代精神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结构元素的多样性(即上述的四种因素);第二,被打上时代的烙印,能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沉淀并发挥作用;第三,可以是显性地以大众传播载体存在,也可以在意识和潜意识中存在;第四,具有本土性(或地域性),也可以向四周扩散,最终影响全人类;第五,具有发展的变化和更替性,都有一个发生、形成、发展和衰退的过程;第六,具有社会能动性,由于社会需要和价值观的主导作用,能积极地接受和采纳,广泛传播和弘扬先进文化。

2)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

我们认为,在古希腊理念主义、中世纪神灵主义、工业社会物质主义之后,信息主义是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它是由信息时代所特有的世界观、价值观、科学观、方法论、思维范式等观念和理论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最为基本的东西。世界观告诉人们怎么看,价值观告诉人们怎么做。在一定的程度上说,《理论信息学导论》全书[41]和本文,就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对信息世界观和信息主义时代精神的系统描述。

黄平在《时代精神与哲学研究对象》中分析了两次哲学变革。他说,“中世纪以前,哲学的对象是全部的自然和人,包罗万象,当时的哲学就是知识和智慧的别称。”中世纪以后,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先后离开哲学而独立。“但是,到十九世纪,各门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实际上都还是只是处在一种积累材料的阶段,几乎所有的科学都具有实证的性质,并没有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阶段,它们还需要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某些必要的理论假说或进行逻辑证明的前提。因此,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本质和规律,就成为当时哲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所谓自然哲学、社会或历史哲学、逻辑学即思维哲学就成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中的三个组成部分。”这是哲学史上对哲学研究对象的第一次变革。

“但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特别是二十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已经面目全非了。各门理论科学——人文的以及自然的——的产生和成熟,诸如理论物理学的真正形成,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旧三论和新三论的产生,以及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所有这一切事实都再清楚不过地表明各门学科已经从它的实证阶段,逐渐上升到理论思维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哲学的研究对象势必要发生它的第二次变革,这次变革的特征就是哲学所拥有的地盘再一次被缩小。

“在第一次变革中,哲学还保留着为一些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的或者逻辑的假说的功能。现在,它的这一功能已经随着各种理论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产生而逐渐消失。它表现在,在自然观的范围内,对大自然的一般本质及其规律的探索已经不可能再为哲学所擅专。在高度发达的科学面前,哲学甚至已经丧失了自己对于这些问题进行回答的权利。实际上,对关于物质及其运动、时间与空间的性质、质量和能量、物质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世界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等等问题的认识,早已是理论自然科学的任务,它们只有依赖理论自然科学的发展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释。

“在所谓的传统的认识论范围内,对于思维本质及其规律的探索,哲学所提供的逻辑假说也逐渐没有存在的必要。诸如关于人脑的功能和机制、认识的形式、思维的发生、情感和意志等等问题的回答,则将是一系列脑科学、心理科学、生理科学、思维发生学等等自然和人文科学的任务。而关于人的问题、人的历史发展规律、人的价值、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当代人类实践生活的意义和特征等等问题,仍然不是哪一门人文科学所能解决的,它们仍然只能在哲学的范围内加以思考。因此,哲学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而只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42]。”

现在,效仿理论自然科学的进路,理论信息科学一经建立就会完善,不久整个信息科学知识体系就将趋于成熟。人们逐渐会认识到:人是信息的人,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信息成了解释一切的新支点。人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都需要信息科学家与哲学家联合攻关。于是,哲学面临第三次变革:在哲学研究中实现“信息转向”。理论信息学来自应用信息学,通向信息哲学。20世纪50年代,美国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哲学家N.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主义再也不能生存下去了。”从此开始了“以信息为基点来阐释社会与人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思想或学术倾向”(肖峰)。这样,一种新的人类文明(文化)的形式,信息文明或信息文化,就自然地产生了。它所已经创造的成就和将要创造的奇迹,比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大得无法比拟。在这样伟大的时代,一种新的时代精神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么,如何命名这种新的时代精神呢?已经被提出来,直接与物理主义(物质主义)对抗的有:后现代主义,计算主义,信息主义等。如前所述,后现代主义没有自己一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难当此任。计算主义倒是有理论、有方法,而且揭示出程序的本质,但显得专业性太强,不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运用。信息主义的称谓比较得体,信息处理就是要编程序、做计算。用信息主义命名我们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来得直白、鲜明、生动。

 

11.4.4 信息主义应当从神灵主义和物质主义学到些什么?

有一种说法:真理再向前迈出一步,就成了谬误。如果我们主张和推崇信息主义超过了适当的限度,把信息主义推向极端,就可能走上所谓“强信息主义”的思想路线,奉行万物皆信息、世界源于比特,搞绝对的信息崇拜、信息万能论,唯信息主义等等,最后坏了信息主义的名声,走到它自己的反面。为了防止“独断性”的信息主义,我们要牢记神灵主义和物质主义的教训。

首先,信息主义不能变成宗教教条或学术教条。真正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什么样的教条也封锁不住,什么样的权威也扼杀不掉的。基督教没有被扼杀,物理学没有被禁止,不够“传统科学标准”的信息科学也已经站起来了。现在信息主义的产品和技术已经被建制化、行政化了,但是信息主义的科学、特别是信息主义的观念还没有被社会和行政当局普遍接受。就是到了信息主义的范式与行政力量完整结合的那一天,信息主义也不可以用他前辈的手段,走他的前辈的老路。

其次,信息主义对异己的主义要有足够的包容。它不可以学前辈们的“一点论”,要有两点论,甚至多点论。宗教主义完全否认物质和世俗,结果受到物质科学和技术的强烈反击。物质科学坚持把人类精神完全地还原为物质,不承认有非物质的科学对象,结果被信息科学乘虚而入。其实,在神学主义那里,“赞成情感的功能、道德的功能和精神的功能”本身并没有错。它错在极端地夸大,绝对地排他。信息主义在情感上和学术上都要尊敬它的前辈:神学主义和物理主义。在批评它们的时候不是一棍子打死,而是修正和补充。

第三,但不是最后,它应当是开放的、开明的、进步的、生气勃勃的。从根本上说,在计算机、机器人系统中是可以更新和调整的软件在工作,它的硬件一旦塑造就不能更改。但是,没有硬件载体,软件存放在何处,何以能够运行?软件的进步和硬件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永远地需要物质科学和技术。有许多科学家是绝对地否定和排斥宗教的。认为哲学和宗教不科学,是对的。但是,思辩的方法和信仰(假说)的方法,科学家和普通社会成员每天都少不了。当然,如何把他们统一于一个体系中,倒是个很严重的挑战。

 

本章思考题和练习题

 

1.什么是宇宙万物的物质与信息“二重性”?试着举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

2.事物总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表现出过程与状态的二重性。它们是如何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呢?试举例说明。

3.你认为“二元论”和“二重性”有区别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4.你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二重性中理解物质与信息相互关系模型的?

5.把精神世界的现象还原为生命物质与生命信息之后,对于研究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以及生命信息与非生命信息的一致性提供了什么样的方便条件?

6有文字记载以来的人类世界观主要有三种形式:古希腊世界观、中世纪世界观和近代以来的世界观。你觉得,考察它们各自发展、演变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7.信息科学的世界观和它前面的三种世界观相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8.你觉得,一个学生关于世界观的知识有什么实践意义?

9.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和信息科学的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

 

 

本章主要征引和参考文献

 

[1] R.塔纳斯. 西方思想史. 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 王兴明,杨盛彪试论模型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金属矿山,200111):1-4

[3] 罗永忠.论时代精神及其基本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20-23

[4] 李宗荣.理论信息学:概念、原理与方法.医学信息,2004(12):773-784;2005(1):1-10;2005(2):73-81;2005(3):161-171;2005(4):281-290;2005(5):409-419.

[5] W.C.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李衍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 R.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 C.P.斯诺.两种文化.陈克艰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8] 王朝阳.宗教学基础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 荆其诚,张航.时代精神与当代心理学.心理科学进展,2005,13(2):129-138.

[10] 李惠斌,姚军,李毅.模型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30-33.

[11] 曹润生,张澍军.论三种“科学世界观”概念.哲学研究,2005(10):31-35.

[12] 叶弈乾,何存道,梁宁建.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 肖峰.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中国社会科学,2007(2):68-77.

[14] 谢俊贵.当代信息主义思潮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示.文史博览,2006(2):51-54.

[15] 田爱景.新自然观的诞生与传统哲学观念的终结.电子工程师,1999(10):39-42.

[16] 李宗荣,金新政,田爱景,刘琼慧.工具信息化与观念信息化.见《中国信息化理论实践文库》.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pp124-127.

[17] 肖峰.信息文化与信息主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128-133.

[18] 罗永忠.论时代精神及其基本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20-23.

[19] 黄平.时代精神与哲学研究对象.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05):17-22.

[20] GEKesslerVoices of Wisdom ---- A Multicultural Philosophy ReaderSecond edition Califorl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下一部分]

  • 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
    HuaGuang Academ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t Wuhan
  • 关注微信公众号

鄂ICP备19018315号-1

版权所有: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   技术支持:武汉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