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成果展示
论克服自然科学危机的信息学途径
论克服自然科学危机的信息学途径
曹芝兰1,2,田爱景1,2,李中炎2,李宗荣1,2
1 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武汉,430062
2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国武汉,430073
摘 要:胡塞尔告诉读者,有两种方法可以理解他的理论,即“从生活世界出发”或“从心理学出发”。我们认为,理论信息学和信息哲学可以与胡塞尔现象学运动相结合,作为克服当代自然科学危机的两个重要选择。本文旨在分析科学“危机”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根源,批判2300年来西方科学和哲学主流的片面性,发展和完善信息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信息学”,将“信息心理学”的经验应用于法律、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信息化”,在理论信息学的基础上抽象信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
关键词:信息科学;自然科学危机;信息学方法;克服危机。
1.引 言
我们认为,武汉市华光信息科学研究院(简称华光研究院)的两大主要成果(理论信息学和信息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现象学》所倡导的两种“方法”(生活世界和心理学),未经事先协商,但是解决自然科学“危机”的方法完全一致。
胡塞尔指出,哲学是对宇宙中“存在”的全面把握。作为哲学的“分支”,现代科学取得了辉煌的进步,但同时也产生了科学上的“危机”,即“失去了对生命的意义”【1】。由于自然科学只使用定量和公式化的方法来研究生活世界中的“物质”对象,在生活世界中“非物质”抽象“自我”的本质,以及自我的“思想生活”,因此区分人类和动物的思想劳动的基础和成就,就被自然科学“遗忘”了。这些方面的成就本应由心理学来揭示,但由于心理学的发展受制于自然科学的定量和公式化模型,研究者试图建立“心理物理学”,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主体性的本质,也无法建立“纯粹心理学”。
胡塞尔坚持认为,他并不否认世界的真实性,但主张一种彻底的柏拉图理念主义,绝不退缩。他告诉读者,有两种方法可以理解他的理论,即“从生活世界出发”或“从心理学出发”[1]。我们认为“理论信息学”是整个信息科学的基础和理论核心,是通向信息哲学的桥梁;我们可以从科学的角度结合胡塞尔的现象学运动,将理论信息学和信息哲学作为克服当代自然科学危机的两个重要选择。
2. 本文的首要目的是分析科学“危机”的本体论与认识论根源
西方哲学主流的本体论(Meta-Physics,“物理学之后”,中文习惯译为“形而上学”)、认识论(Epistemology)、价值论(Axiology),都是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完全是亚氏在抵制与批评柏拉图理念论、并且获得成功之后的“物理学主义”的哲学思考。迄今为止,这,仍然是西方哲学的主流,俗称“英美哲学”。所以, 继承柏拉图理念论的欧陆哲学家,胡塞尔等当然被英美哲学家置于边缘化的地位;他们关于人性、自我、主观、理性的研究,自然得不到伸张。华光研究院的学者们认为,更加严重的科学“危机”在于,几百年来的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流”被物理主义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所误导和扭曲,它们都偏离了自己的正确方向和道路。比如,冯特以来的主流心理学家运用数量化、公式化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过程,去与“生物学家”、“脑科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抢夺本来属于人家的研究领域,而坚持正确研究方向的布伦塔诺及其后继者则被“边缘化”,直到今天。
我们认为,欧洲的“科学危机”并没有解除,而且它仍然是当代自然科学的全球性危机。这,实际上是整个“西方哲学”的危机,是其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危机。这种危机,不可能、也没有在信息技术发达、信息产品普及、信息产业兴起之后而自动消解;因为人们的物理主义的“科学观”、世界观、方法论的“思维惯性”和“制度惯性”的改变,需要一个关于人类整个思维模式的“思想启蒙”和“战略转型”。我们必须在“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的层次上努力工作,才有可能与“物理主义”的“科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抗衡,甚至取代其“主导”地位。然后,“信息主义”的时代精神才能得到普及与弘扬。
3. 拨乱反正:批评2300年来西方科学与哲学主流的片面性
如何才能撼动坚如磐石的2300多年来西方科学主流、哲学主流的“传统思维模式”呢?我们认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是:推倒亚里士多德对于柏拉图“理念论”的批评,还理念论以“清白”;首先“研究柏拉图”,然后用信息科学重新解释“理念论”。我们觉得,在强大的“实证主义”科学与哲学面前,胡塞尔的前辈与后继者们,继承柏拉图传统,是十分含蓄的、温柔的。现在,有了压倒一切、势不可挡的信息主义时代精神的光芒照耀,我们可以做得更加坦率、直白,更加完全、彻底。
在严格意义上,柏拉图的“Idealism”(理念论),根本不是一元论的“唯心主义”,因为他在《理想国》中关于“理念”的“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的“实在论”主张,都是二元的,即“可见的世界”与“可知的世界”,即宇宙间的存在可以“一分为二”:“物质存在”(Material Being)与“非物质存在”(Immaterial Being,即信息,Information)【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肉体早已难觅踪影了,但是二位开创了通向科学与哲学的途径;2300多年来,人类并不追问他们的阶级出生和政治立场,反复地出版他们的《全集》,开设“古希腊语”课程,复制、继承与发展他们的理念,到了今天!我们甚至认为,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看,否认理念的存在、拒绝承认理念对物质的记录、监督与控制,反对理念的特别重要性,如果不是外行于“理念论”,他就可能具有“反人类”的倾向了。
关于研究柏拉图、解释柏拉图,我们提出、并且已经在实行的一个具体方案是:承认自然科学先在的“科学性”,补充与修改传统的“科学观”,把工业时代以来“科学=自然科学”的公式,修改为:“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建立和完善与“自然科学”并肩而立的“信息科学”,用“信息主义”思维模式结束“物理主义”的一家独大。如果开启这样一个人类思想史上的“启蒙运动”和“战略转型”,它可以被认为是结束当代西方科学与哲学主流的传统,开启“后西方”科学与哲学的研究阶段,或者历史时期。“学术研究”不是“政治站位”;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批评人文社会科学中的“物理学羡慕症”和“数量化情节”;我们的目标是开创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意义的科学与哲学发展的新时期。只有这样,整个人文社会科学才有与自然科学“分庭抗礼”的资本和底气。
4. 发展与完善信息科学理论的基础与核心:“理论信息科学”
尽管有许多学者自诩为“信息科学”的研究者,但是真正严肃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大都认为:“只有信息技术,没有信息科学。”人们提出质问:除了借用物理学的微电子学和数理逻辑,信息科学的“科学性”在哪里?全部的信息技术领域,只有“通信理论”是数量化的、公式化的、数学的、科学的。按照自然科学的“科学观”,我们今天都不能不承认上述分析和结论的合理性。因为,在物理主义者眼中,除了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世界上什么都没有了。你讲话,是声波;看电视,是电磁波;大辞典,纸张+油墨。“信息”在哪里?你拿来给我看看!这种物理学主义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的“经验”和“常识”完全一致。2300年前,亚里士多德批倒了柏拉图,即使搬到现在,根据常识和常理,也都是“正确”的,它仍然能够为广大社会成员所接受。
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里。物理学主义主张,人们肉眼所见的,物质及其运动,才是科学的“对象”;其他“超越自然事物的”、“超越人类经验的”、“先于人类经验的”,都是胡扯(Non Sense),是“不科学”、“伪科学”甚至“反科学”。但是,理念论和信息学主张,我们智慧的人类,不仅制造出一个人工的“物质世界”,而且制造出一个人工的“理念世界”,比如欧几里得几何学,抽象代数学,法学知识体系,大中小学的“统编教材”,国家图书馆的书籍等。这样两个“人造世界”,可以独立于我们人类而存在,其“客观性”都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社会在自然科学足够发达之后,生产出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我们现在更加需要一门关于“理念世界”,或者信息世界的科学。那么,根据传统科学哲学的要求,认定有一门“信息科学”的存在,需要什么必要的和充分的条件呢?首先,它要有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其次,它要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第三,它要有自己独立的研究范式;第四,它要有自洽的、充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五,它要有切实的用途和实际价值。在科学发展史上,一门创新学科从“想到”到“做到”,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如果说物理学的方法是数量化、公式化地描述“物体”运动轨迹,那么信息学的方法是逻辑化、程序化地描述“理念”演变的路径。以人造的“概念”为节点,逻辑地编制出一个“话语体系”,运用这个话语体系程序地编制出一个“学术体系”,然后由若干个有机联系的学术体系构成一门“学科体系”。比如,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本体论=柏拉图理念论本体论+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本体论+基督教上帝本体论+物理学物质本体论+理论信息学信息本体论。信息本体论的术语集=物质+信息+存在+现象+世界+生活+…。
在“理论信息学”产生之前,信息科学领域中的“学科”们各自为政、占山为王,几乎都犯有“学科自大症”。正是理论信息学,找到了全部信息科学学科的公共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按照“基础信息学”和“领域信息学”进行分类。其中,基础信息学是“通信”、“控制”、“计算”和“机器人”(AI);领域信息学是“自然”、“社会”和“人文”。理论信息学是全部“学科信息化”运动的“工具”或者“中介”。它既可以连接领域信息学(如理论心理学、法信息学);也可以连接信息哲学;还可以指导信息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解释自然、社会和思维。
5. 把“信息心理学”的经验运用到法学、伦理学、语言学等的“学科信息化”中
我们认为,像心理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其研究对象不是物质的,而是信息的,即个人的信息或者社会的信息。近几百年来,在物理主义的误导下,实际上把这些学科“物质化”了,现在需要一个相反的过程,即“学科信息化”。我们在《信息心理学:背景、精要及应用》的“总序:论信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引下的学科信息化”第三部分,总结了“信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引导心理学信息化的基本过程”;第四部分,“信息心理学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参照”【3】。如果说,这里仅仅是一种“预言”的话,那么当李宗荣在华中科技大学,与法学院唐永忠教授合作,写出题为《信息心理学的经验与法学“学科信息化”的构想》【4】和《信息主义法学论纲》【5】,与哲学学院袁辉博士合作写出《康德伦理学视角下的信息心理学----一种融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6】,与人文学院刘根辉、骆琳教授合作写出《物质、信息,以及人类语言的地位与作用》、《洪堡特语言学对于“信息语言学”研究的启示》、《关于动物物质与动物信息的“运动”及其反思》,与新闻学院陈少华和外国语学院陈建伟合作写出《通信的数学理论与传播的信息科学》【7】的时候,我们的预言得到了反复的、不断的“证实”。
有的学者不相信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预言”的能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却不符合实际的事实。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能力”的准确性,可能不像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那样的程度。限于篇幅,这里不展开叙述理论信息学与法学、伦理学、语言学等交叉研究的详细情景和具体收获。
6. 在理论信息学的基础上抽象出信息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
我们主张,批评亚里士多德“物质本体论”(Meta-Physics),证明理念论的合理性,必须建立“信息本体论”(Meta-Informatics);建立和发展“信息认识论”与“信息价值论”;批评“物理主义”的信息哲学,坚持两个世界、两种事实、两种经验、两种理性、两种实证、两种因果链条的理念,建立“信息主义”的“信息哲学”。
我们认为,“本体论”(Ontology)是“属”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种”概念,是本体论的一个学术派别。竖看全球哲学史,至少已经出现了柏拉图本体论、亚里士多德本体论、基督教本体论、物理学本体论和信息学本体论。
如上,是我们在遇到柏拉图理念论以来的“心路历程”和在建立与发展理论信息科学、推广普及理论信息学的“科学观”、世界观与方法论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目前在“信息哲学”方向上的努力。我们的目的是:用一门还不被学术界和社会广泛承认的“信息科学”(不是信息技术与信息工程)来解释柏拉图的理念论,在理解胡塞尔“超越论的现象学”的过程中,丰富一门叫做“信息哲学”的知识系统。正如胡塞尔所说,科学与哲学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相信,科学家与哲学家联手,完成“信息主义”时代精神的“思想启蒙”和信息科学与信息哲学思维模式的“战略转型”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埃德蒙·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王秉文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7;第15-17页。
【2】加里·E·凯斯勒。智慧之声——多元文化哲学读本,第二版;沃兹沃斯出版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94年;第274-276页。
【3】李宗荣,等。信息心理学:背景、精要及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中国武汉,2017;第55至90页。
【4】唐永忠、李宗荣、程 明. 信息心理学的经验与法学“学科信息化”的构想. 社会科学进展,2018年,第7期,第1432-1439页。
【5】李宗荣,唐永忠。信息主义法学概论。社会科学进展,2018年,第9期,第1423-1431页。
【6】李宗荣,袁辉。康德伦理学视野下的信息心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探索。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36期,第30-32页。
【7】李宗荣,陈少华,张建伟,田爱景。传播学的数学理论和传播学的信息科学。社会科学进展:2019年,第9期,第1698-1706页。